由中國科學技術館與中國煤礦文工團聯合打造的沉浸式舞臺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于9月16日至25日在中國科技館206新空間上演。
中國科學技術館和中國煤礦文工團的此次合作,共同探討科技與藝術緊密結合、跨界融合。該劇集結了一批青年藝術家,深度挖掘科學家故事及其蘊含的文化價值;高效劃分有限空間形成多場域,服務于古今故事交叉;積極引入虛擬現實、沉浸式環境交互、全息投影等技術,提升沉浸感和科技感;以音樂營造宋代審美和雪域氛圍。該劇以戲劇藝術賦能科技場館,講好科技館展品的故事,講好古今科學家的故事,為觀眾帶來全新的科技館體驗。
當演出在激昂的音樂中謝幕,觀眾席響起的熱烈掌聲,既是對演員精彩演繹的認可,更是對古今科學家探索精神的由衷敬意。劇中反復提出的“熱愛,真的能發光嗎?”此刻也在每個觀眾心中有了具象答案——那份跨越千年、對未知不懈追求的熱愛,正是照亮科技發展之路的“文明燭火”。
演出劇照
沉浸式舞臺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以戲劇為橋,將抽象的科學精神轉化為具象的舞臺語言,讓嚴謹的科技內容擁有了更動人的“表達形式”。中國科學技術館與中國煤礦文工團將科技的“嚴謹性”與藝術的“感染力”融合,不僅為全國科普月打造了標桿性活動,更探索出“科技+藝術”科普傳播的新路徑。
未來,這種“科技+藝術”的合作模式,或將為更多科學知識的普及提供靈感,讓“文明的燭火”以更豐富的形式,照亮更多人探索科學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