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鴻的《雞足山廟宇庭院》、黃永玉的《阿詩瑪》、葉淺予的《共飲一江水》、靳尚誼的《傣族婦女》……4月25日,由中國文聯、云南省委宣傳部、中國美協、中國美術館、云南省文聯、中央民族大學、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等單位主辦的“七彩云南——中國美術作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200余件反映彩云之南多姿風景的作品參加展覽,其中既有名家名作,也有各地青年藝術家積極進取的銳意新篇,更有云南本土美術家不懈探索的優秀作品。
李屹、左中一、夏潮、趙金、劉大為、鄭明、徐里、馬書林、胡偉、黃映玲等有關單位領導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吳長江主持,左中一、趙金、劉大為在開幕式上致辭。
此次展覽梳理了20世紀以來云南美術的發展脈絡,展示了其獨特的人文價值和藝術價值。展覽作品主題鮮明,風格多樣,內涵豐富,是描繪云嶺大地自然人文的美麗畫卷,也是反映高原兒女半個多世紀以來建設美麗邊疆的歷史印記。
2011年1月開始,中國美協積極組織1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不同民族的優秀美術家,分成4批,奔赴云南寫生。美術家們深入邊疆村寨和山村基層,體驗當地人民的生活和民族風情,創作了一批優秀作品,也成為“七彩云南”展覽的堅實基礎。與此同時,中國美協聯系了國內重要美術館和美術家個人,遴選征集了一大批歷史上描繪云南地區風土人情的經典名作。
“云貴美術”在20世紀走向現代的過程,雖然也受到西方美術教育與現代藝術的深刻影響,但在近百年的發展過程中,由于中國美術家的持續努力,堅定的變革態度和不懈的探索實驗,已經產生了許多不同于西方藝術的積極成果。這些成果不僅反映了中國社會的迅速變化,也反映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的現代性轉換。
據悉,展覽將持續至5月4日。《七彩云南——中國美術作品集》也同期出版。(記者 張亞萌)
相關鏈接:神秘靈幻 自然生態呈現“多彩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