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侶與居士進入三藏院
國家宗教事務局新聞發言人11日晚就西安興教寺遭“拆遷”一事作出回應,稱已注意到媒體相關報道。
就西安興教寺遭“拆遷”一事,國家宗教事務局網站當晚刊登消息稱:“我局已經注意到媒體相關報道,并要求陜西省宗教局實地調查了解情況,協調當地有關部門聽取包括佛教界在內的各方意見,依照相關法規和政策規定妥善處理。”
針對埋有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靈骨的西安興教寺面臨拆遷一事,該寺住持寬池法師11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該寺一向支持“申遺”,但如果要拆除寺廟的建筑,決定正式申請退出申遺,書面報告當日下午遞交西安長安區文物部門。
事件回放
興教寺位于西安市長安區杜曲鎮,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創建于1300多年前的唐朝,是唐代樊川八大寺院之一。因為埋葬著玄奘靈骨,在世界宗教界占有重要地位。
2012年4月,中國國家文物局公布絲綢之路首批申遺名單,陜西有5個“上榜”,分別是漢長安城遺跡(未央宮等)、唐長安城遺跡(大明宮含元殿遺址、丹鳳門遺址、含光門、大雁塔、小雁塔、西市)、興教寺塔、乾陵、張騫墓。
今年3月,當地政府稱因絲綢之路申遺需要,將拆除興教寺院內僧人生活區的僧寮、齋堂、方丈樓等,這些建筑大多建于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因建筑體量、密度過大,與興教寺塔環境風貌不相協調,決定拆除。埋葬玄奘及兩個徒弟的三座塔、大雄寶殿、法堂、照心樓、臥佛殿等原址不動,并加以妥善維護。此事引發社會各界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