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國家大劇院組織系列演出,引起廣泛關注。
原創民族歌劇《紅高粱》將于9月27日至10月3日迎來首演。歌劇《紅高粱》改編自莫言的同名小說,該劇以抗日戰爭時期山東高密鄉為背景,講述了村民戴鳳蓮、余占鰲等人的傳奇故事,展現了舊社會的人性掙扎,以及普通民眾在民族危亡時刻的覺醒與抗爭。
在這部文學作品中,莫言借紅高粱“秉領天地精華、粗枝大葉、抗旱抗澇、生氣勃勃、充滿野性”的意象,書寫了國人原始而堅韌的生命力,也刻畫了中國人民為追求民族解放而揮灑熱血、奮勇抗爭的精神意象。國家大劇院力邀莫言執筆改寫歌劇劇本,莫言在歌劇劇本中保留了原著的核心角色與主要劇情,情節凝練,歌詞生動傳神,體現出鮮明的地域特征和人物性格特征。
歌劇《紅高粱》由作曲家郭文景傾力譜寫音樂,醞釀創作歷時兩年。郭文景用音樂為劇作賦予了新的靈魂,他在創作中采用了當地的茂腔、柳腔、山東梆子、山東快書、膠州秧歌、高密民歌,在管弦樂隊中還加入了嗩吶和板胡等民族樂器,充分把握該劇的地域性、民族性,與大歌劇創作技法相結合,音樂語言兼具交響性、戲劇性,力求打造中國風格、中國審美、中國氣派的現代民族歌劇新樣本。
導演王筱頔攜手舞美設計季喬、服裝設計陳同勛、燈光設計邢辛、多媒體設計胡天驥、道具設計王偉君等,創造出極具沖擊力的舞臺設計——以高粱地為主體的舞臺布景,依托燈光色彩與多媒體畫面不斷地變幻著意境,搖曳的高粱地既是情感的溫床,也是抗戰的屏障。鮮紅的花轎、婚房與鮮血般的酒壇,構建著象征性的表達,打造出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充滿想象力的舞臺空間。
歌劇《紅高粱》由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執棒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管弦樂團一同演繹。歌唱家宋元明、男高音歌唱家郭子照以及多位國家大劇院駐院歌劇演員等聯袂獻唱。日前,劇組已投入緊鑼密鼓的排練中,全體演員將以全情投入的唱演,帶領觀眾聆聽高粱地里最熾熱的生命吶喊,譜寫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詩。
除歌劇《紅高粱》外,國家大劇院此前已有多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演出上演。8月15日,“歌聲嘹亮——國家大劇院致敬人民英雄交響音樂會”在北京藝術中心上演。指揮家張國勇執棒,攜手國家大劇院歌劇演員隊歌唱家周曉琳、李欣桐、張文沁、金鄭建、王沖、扣京、王凱、王鶴翔、張揚、關致京,中央芭蕾舞團交響樂團、北京音協合唱團,特邀石倚潔、王莉、湯非、毛一涵、趙越、賈貝利等優秀藝術家加盟,用音樂帶領觀眾回溯那段波瀾壯闊的歲月,用歌聲向人民英雄致以崇高敬意?!都t旗頌》《松花江上》《重整河山待后生》《保衛黃河》《神圣的戰爭》《戰歌為勝利唱響》等抗戰題材音樂作品,以激昂的旋律將觀眾帶回那段崢嶸歲月,點燃了大家心中的愛國激情。
據了解,除國家大劇院策劃的演出外,俄羅斯亞歷山大紅旗歌舞團將于9月4日至7日再度造訪國家大劇院,帶來6場精彩演出。歌舞團將在團長、藝術總監根納季·薩切紐克的領銜下,以“頂配”藝術陣容唱響激動人心的“勝利之歌”,《神圣的戰爭》《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保留曲目與多首家喻戶曉的中國作品將同臺呈現。9月6日,國家大劇院舞臺藝術“第二現場”將開啟“勝利之歌”音樂會的現場演出實況直播,在全國各地上百家劇院、影院銀幕上同步播出。